- 餘熱利用解決方案
- 聯係我們
-
地 址:廣東東莞企石鎮南坑旗峰工業區
手 機:13827238012
專 線:0769-82908242
傳 真:0769-87750730
Q Q:2851375063
郵 箱:jufenghuanbao@163.com
客 服:
150萬噸/年焦爐煙道廢氣餘熱回收項目可行性方案書
150萬噸/年焦爐煙道廢氣餘熱回收項目可行性方案書
時間:2016-02-25 17:45來源:大发888手机版環保 作者:大发888手机版環保 點擊:
次
1.總論
1.1 設計依據
某某公司煤化工提供的相關工程設計條件和資料。
(2) 在生產可靠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方案,以降低操作成本和改造基建的投入;
(3) 以生產可靠為前提,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藝和裝備;
(4) 餘熱鍋爐的過程控製采用集中控製原則,基本實現自動化為目標
(5) 貫徹執行和地方對環保、勞動、安全、計量、消防等方麵的有關規定和標準,做到“三同時”。
如果這些餘熱不進行回收利用,浪費了寶貴的能源,也汙染了環境。因此采取措施,對焦爐產生的廢氣進行餘熱回收利用,對有效降低能耗,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公司擬規劃對焦爐煙道廢氣餘熱進行回收利用,將產生的蒸汽並網供廠區內的生產和生活使用。
2. 建設條件
2.1自然條件(略)
炭化室內的焦炭成熟後,用推焦車推出,經攔焦車導入熄焦車內,並由電機車牽引熄焦車到熄焦塔內進行噴水熄焦。熄焦後的焦炭卸至涼焦台上,冷卻一定時間後送往篩焦工段,經篩分按級別貯存待運。
煤在炭化室幹餾過程中產生的荒煤氣匯集到炭化室頂部空間,經過上升管、橋管進入集氣管。約700℃左右的荒煤氣在橋管內被氨水噴灑冷卻至90℃左右。荒煤氣中的焦油等同時被冷凝下來。煤氣和冷凝下來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經過吸煤氣管送入煤氣淨化車間。
焦爐加熱用的焦爐煤氣,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焦爐煤氣經預熱後送到焦爐地下室,通過下噴管把煤氣送入燃燒室立火道底部與由廢氣交換開閉器進入的空氣匯合燃燒。燃燒後的廢氣經過立火道頂部跨越孔進入下降氣流的立火道,再經蓄熱室,又格子磚把廢氣的部分顯熱回收後,經過小煙道、廢氣交換開閉器、分煙道、總煙道、煙囪排入大氣。
對於其中經總煙道進入煙囪的熱煙氣(溫度250-280℃)仍有較大的餘熱回收價值。
本次方案就是為回收這一部分煙氣的餘熱而設計。
焦爐餘熱數據表
煙道氣成份如下(參考)
2.5電源情況
電氣、高壓電接口:由廠區高壓配電室提供,電網連接的分界點在本餘熱鍋爐中線路高壓開關櫃的下端。
2.6 水源狀況
餘熱利用工程所需的工業水補充水、消防水、生活水等均從廠區現有係統接入,鍋爐係統所有排水均排入焦爐附近的排水係統中。各水管路的接口位置皆在餘熱鍋爐1米處。
在地下主煙道翻板閥前開孔,將主煙道路熱煙氣從地下主煙道路引出,經餘熱回收係統換熱降溫後,將熱煙氣降至約160℃,經鍋爐引風機再排入主煙道翻閥後的地下煙道,經煙囪排空;(新建項目可考慮在翻板閥前、後的主煙道上或煙囪上預留孔)
3.1.3餘熱回收係統的組成
該係統由軟化水處理裝置、除氧器、水箱、除氧給水泵、鍋爐給水泵、中溫熱管蒸氣發生器、軟水預熱器、低溫熱管蒸氣發生器、汽包、上升管、下降管、外連管路和控製儀表、鍋爐引風機等組成,並且互相立。
3.1.4汽水流程
工業軟化水經過軟水泵進入熱力除氧器除氧,除氧水一部分由給水泵輸入熱管軟水預熱器預熱到後進入汽包,水通過下降管進入中溫熱管蒸汽發生器,水吸收熱量變成飽和水,飽和水再經上升管進入汽包,在汽包裏進行水汽分離,形成0.8MPa的飽和蒸汽,送至蒸汽總管或用戶;
3.1.5餘熱回收係統平麵布置
餘熱鍋爐係統由電動蝶閥、除氧器、蒸發器、省煤器、風管、鍋爐水泵、軟化水箱、軟化水泵、水路係統、循環管路係統,配電櫃控製係統煙氣引風機係統、平台爬梯等組成。
水泵需位於鍋爐附近,這樣可以節省汽水管線,也減少溫損和壓降。
3.1.6餘熱回收係統橫向布置
在橫向設計時,根據工廠的現有建築物及場地標高,合理擬定車間的標高。
3.2.1 熱管
熱管餘熱鍋爐的核心部件是熱管。熱管通過密閉真空管殼內工作介質的相變潛熱來傳遞熱量,其傳熱性能類似於超導體導電性能,它具有傳熱能力大,傳熱效率高的特點。典型的重力熱管如圖1所示,在密閉的管內先抽成真空,在此狀態下充入少量工質。在熱管的下端加熱,工質吸收熱量汽化為蒸汽,在微小的壓差下,上到熱管上端,並向外界放出熱量,且凝結為液體。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熱管內壁返回到受熱段,並再次受熱汽化,如此循環往複,連續不斷地將熱量由一端傳向另一端。由於是相變傳熱,因此熱管內熱阻很小,所以能以較小的溫差獲得較大的傳熱功率,且結構簡單,具有單向導熱的特點,特別是由於熱管的特有機理,使冷熱流體間的熱交換均在管外進行,並可以方便地進行強化傳熱。

3.2.2 係統工作原理
餘熱鍋爐係統包含熱管蒸發器(采用鎳基釺焊熱管)和熱管省煤器(鎳基釺焊熱管),煙氣先經過蒸發器,後經過省煤器。
(1) 各段換熱設備之間有過渡段連接,過渡段上設有膨脹節(以滿足設備的熱膨脹)和人孔(供設備安裝和停爐檢修時使用)。每套裝置平台均留有通道,以便設備安裝和維修需要。
(2)熱管蒸發器是由若幹根熱管元件組合而成。其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熱管的受熱段置於熱流體風道內,熱風橫掠熱管受熱段,熱管元件的放熱段插在汽--水係統內。由於熱管的存在使得該汽--水係統的受熱及循環完全和熱源分離而立存在於熱流體的風道之外,汽--水係統不受熱流體的直接衝刷。熱流體的熱量由熱管傳給水套管內的飽和水(飽和水由下降管輸入),並使其汽化,所產蒸汽(汽、水混合物)經蒸汽上升管到達汽包,經汽水分離以後再經主汽閥輸出。這樣熱管不斷將熱量輸入水套管,通過外部汽--水管道的上升及下降完成基本的汽--水循環,達到將熱煙氣降溫,並轉化為蒸汽的目的。
熱管蒸發器工作原理(圖2)
(3)熱管省煤器也是由若幹根特殊的熱管元件組合而成,熱管的受熱段置於煙氣風道內,熱管受熱,將熱量傳至夾套管中從除氧器進來的除氧水,加熱到150℃以上,送至汽包。
3.2.3 係統特點
(1)采用熱管作為傳熱元件,整個汽水係統的受熱及循環完全和熱流體隔離而立存在於熱流體煙道以外,這就使本係統有別於一般餘熱鍋爐。
(2)設備中熱管元件間相互立,熱流體與蒸汽發生區雙重隔離互不影響,即使單根或數根熱管損壞,也不影響係統正常運行,同時水、汽也不會由於熱管破損而進入熱流體。
(3)采用鎳基釺焊技術,根據煙氣特點,設計采用鎳基釺焊翅片,表麵具有致密不鏽鋼合金層,防低溫下酸露腐蝕。
(4)設計時調節熱管兩端的傳熱麵積可有效地調節和控製壁溫,防止低溫酸露點腐蝕。
(5)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工作可靠,整個係統的熱量輸送過程不需要任何外界動力,故障率低,效率高。
(6)整個係統中熱管蒸發器和熱管省煤器均采用積木式模塊化箱體結構設計,全部受壓元件的組焊均在廠內完成,分段出廠,現場吊裝,減少現場安裝焊口,縮短現場安裝量,節約安裝費用。
3.2.4 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
在此設備的技術方案中,我們采用一種新技術——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以提高熱管在低溫條件下抗酸露腐蝕的能力。
在換熱器的製造行業中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高頻焊翅片管技術,而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是大发888手机版由美國引進的一項新技術。它是在高頻焊基礎上再經過一道鎳基釺焊工藝進行深加工,是一種新型翅片管焊接工藝,它由酸、堿鈍化、繞片、噴粉、高溫釺焊、充工質、封口、抽真空、再鈍化、檢驗等十多道工序組成,利用鎳粉在950℃時熔化使其滲入翅片與基管間隙中,並焊接在一起,形成合金連接,同時鎳粉也滲入碳鋼表麵,在翅片管表麵形成一層厚度0.05mm左右的致密、光滑的合金保護層,使普通碳鋼材料具有不鏽鋼的性能。
采用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
(1)、翅片管表麵形成致密、光滑的不鏽鋼合金保護層,表麵光滑、硬度高(HRC≥56);
(2)、在高溫、高流速和腐蝕性介質的衝刷下工作,耐低溫酸露點腐蝕;
(3)、管片焊著率100%,接觸熱阻接近零,傳熱效率高;
(4)、可減緩積灰,耐衝刷能力增強;
(5)、其使用壽命較普通翅片熱管提高了2~3倍,使設備的經濟回報率大大提高。
3.3.1係統參數的確定
經過現場參數(由貴司確定)的確定,終決定年產150萬噸焦炭的焦化爐相關參數如下:
係統煙氣量: 278000 Nm3/h;此煙氣流量為餘熱鍋爐係統設計參數.風機選型和煙氣管道尺寸大小則按照煙氣流量290000 Nm3/h計算.
廢氣入鍋爐溫度:265℃
廢氣出鍋爐溫度:160℃
蒸汽壓力: 0.8Mpa
蒸汽溫度:175℃
蒸汽產量:16t/h
3.3.2 係統煙氣行程的確定
3.3.2.1餘熱鍋爐煙氣進口管道部分:
在焦爐原有的兩條地下煙道上,煙道閘板閥前麵位置,各開出一個ф3000mm的煙道孔,將製作好的ф3000mm的煙氣管道吊裝放置在開口處,用耐火澆注料澆注,保證密封。同時另一端和連接餘熱鍋爐進口的ф3500mm的主煙氣管道進行焊接,同理,另一條地下煙道也做同樣處理。
另外,在兩條ф3000mm的分煙道上個各安裝一台電動調節閥,可以調節兩焦化爐內的壓力以及進入兩分煙道內的煙氣流量。
在進餘熱鍋爐的煙氣主管道上設置一台煙道閘板閥。餘熱鍋爐沒問題時打開此閥,關閉旁通閥;檢修時,關閉此閥,讓煙氣由旁路走出。
3.3.2.2餘熱鍋爐出口煙氣管道部分:
焦爐廢氣通過餘熱鍋爐降溫後經引風機送入位於主煙道翻板閥後的煙氣主管內(新建項目如煙囪有預留孔可直接排放)。
(2)承包範圍:整個低溫餘熱回收係統範圍內所有係統的設計、設備采購及係統的安裝、調試;餘熱回收係統包括1套餘熱鍋爐係統、循環水係統以及上述各係統的電氣及控製係統。
(3)從工業水進入軟化水處理裝置後開始到蒸汽出汽包為止,以及整套鍋爐係統內的排汙係統和煙氣管路係統。
(4)上述內容以外的項目(如項目報批、電力接入係統),不在承包方承包範圍內。
4.3 餘熱鍋爐其它係統
4.3.1鍋爐水質要求
給水要求: 硬度≤2.0 氧≤15,鐵≤50,PH 8.8~9.2.
凝結水要求:硬度≤2.0 溶解氧≤100 磷酸根5~15mg/L PH值9.0~11
4.3.2 鍋爐供水係統
鍋爐選用兩台給水泵,一開一備。一台20m3 軟化水箱。
4.3.3鍋爐排汙係統
排汙係統--在汽包的下段設排汙管,在水係統的下聯箱設定期排汙,排去適量的鍋爐汙水以確保蒸汽品質。在鍋爐本體下部配置1台定期排汙管,排汙降溫池布置在鍋爐本體下部,且預留好排汙降溫池位置。
4.3.4 放汽係統
放氣係統--在係統的高點,設置放氣點,當上水和啟動時,排去鍋爐內空氣和不凝結氣體。
蒸汽放散--當鍋爐故障或其他設備故障時,低壓蒸汽能夠通過鍋爐的集汽箱實現緊急快速放散蒸汽。
事故放水--當鍋爐汽包水位高於緊急水位時,打開放水閥,防止汽包滿水。
5. 餘熱鍋爐電控係統
該方案本著安全實用、經濟可靠的原則進行設計。
本係統過程控製采用智能儀表,給水係統采用變頻自動連續供水。
5.1 設計範圍
(1) 本工程電氣、熱工自動化設計範圍包括鍋爐、及其輔助設備和係統的啟停、聯鎖及所有熱工過程工藝參數的監控、調節、保護等。
本套餘熱鍋爐,總承包範圍為軟化水進入除氧器始,直至將蒸汽送出汽包1米為止。
電:該工程的啟動電源接口,接自該區域就近接口。由需方提供電源線。餘熱鍋爐係統範圍內所有接電電纜線和控製櫃由賣方設計並統一采購。
所有上述範圍內的調研、勘察、設計、施工、調試、試運行、建成移交等必要的內容均屬於賣方的責任範圍
(2)所有裝置除買方指定品牌外均選用具有先進水平的設備,並經買方認可後使用。
如果調試、試運行需要雙方配合,買賣雙方必須進行協調、相互合作。
(3)自動控製、儀表
我方為本工程提供自動化儀表的選型、供貨、安裝、校驗、調試、試運行。
自動化儀表除買方指定品牌外均選用具有先進水平的設備,並經買方認可後使用。控製室應為集中控製,布置在餘熱鍋爐範圍內。
(4)其它
所有的電纜、補償導線、橋架、導管、管道伴熱、保溫的設計、供貨、施工均在我方範圍內。相關的試驗、也屬於我方責任範圍。
5.2 電氣主要設備及控製方式
(1)鍋爐給水泵
係統采用兩台鍋爐給水泵。一用一備直接起動方式運行。電壓為380V交流電源。
水泵的運行在控製櫃上進行顯示或報警,並且具備必要的保護連鎖功能。
(2)監測及控製功能
實現對汽包液位、汽包壓力、軟化水箱水位、除氧水箱水位、水泵出水壓力等監控。
采用分布式控製,汽包和除氧水箱的液位采用集中控製,非主要壓力檢測參數就地顯示,關係到裝置安全的汽包液位測量為雙係統,汽包和除氧水箱液位調節采用變頻器控製水泵的轉數。
5.3 電壓保護和電力裝置接地
(1)對高於15m的建築物按三類防雷建築物保護設計,頂部安裝避雷針。
(2)電力裝置的接地
高壓係統為接地保護,低壓係統為接零保護。所有電機均設接地裝置,並通過電纜溝及電纜橋架上的接地幹線,將各處的接地裝置連接起來,形成係統的接地網絡。
5.4 熱工控製
測量元件采用差壓變送器將汽包的水位轉換成電信號傳至上位控製模塊,經運算輸出電信號至水位調節閥,控製鍋筒水位在給定範圍內。汽包水位控製:設置兩台液位計,一台為就地顯示的雙色液位計;一台為能輸出4-20mA信號的磁翻板液位計,同時將4—20mA信號和鍋爐給水泵聯鎖,水位低時,水泵自動啟動補水;水位補高時,水泵設置自動停止。當汽包水位過低時,設置緊急聲光報警。
5.5 熱工測量
為使餘熱利用係統可靠運行,對過程中各種參數進行必要的測量,除了配備必要的就地直讀儀表外,還配備了遠傳測量手段,所有重要參數均能夠在控製室配電櫃上實現顯示,遠傳儀表的信號采用標準信號、分度號,與控製櫃相配套。
主要監測項目見下表:
熱工監測項目一覽表
餘熱鍋爐熱工參數指示、報警
無論操作員控製櫃上顯示的是何種畫麵,當重要參數達到或超過報警值時,應在顯示器上立即以光信號對該參數進行報警。
6. 設備設計、製造執行的標準和規程
換熱器的設計、製造、檢驗和驗收必須符合相關標準:
GB4457~4460—84 圖樣
GB1800~1803—79 公差與配合
GB1182~1184—80 形狀和位置公差
GB192、193、196、197—81 普通螺紋
GB/T131—93 《機械製圖表麵粗糙度符號及其注法》
GB3505—83 《表麵粗糙、術語、表麵及其參數》
JB/T5992.1~5992.10—92
JB/T5994—92 《裝配通用技術要求》
GB984—85 《堆焊焊條》
GB985—88 《氣焊、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
GB986—88 《埋弧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
ZBJ38001—87 《切削加工通用技術條件》
JB/Z307.1~307.13—88 冷加工工藝
GB50235—97 《工業金屬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GB/T13237—91 《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薄板和鋼帶》
HG/T3181-89 《高頻電阻焊螺旋翅片管》
GB150-1998 《鋼製壓力容器》
JB4708-92 《鋼製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
JB/T4730-2005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
GB5117-85 《碳鋼焊條》
72B02-1997 《矽酸鋁耐火纖維爐襯工程技術條件》
GB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範》
GB50205-2001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JB/T1615-91 《鍋爐油漆和包裝技術條件》
7. 主要工藝設備匯總表
8. 運輸方式和技術要求及服務
8.1 運輸方式
運輸方式采用公路運輸,發運途徑為:製造廠——用戶工程施工現場。
8.2 技術要求及服務
8.2.1 設備塗裝均按相關規範和要求塗防鏽漆及麵漆。
8.2.2賣方提供的設備必須達到國內同行業近年來的先進水平,且有可靠的設備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8.2.3賣方對整機的製造質量負責,並保證設備在進行安裝、調試和試運行期間損壞的或有缺陷的零部件能及時、方便得得到維修或更換。
8.2.4賣方對設計、製造、檢驗技術、標準、安裝、調試、操作維修要領書進行說明, 按買方要求及時參加現場安裝、調試、功能考核驗收,及時處理技術、質量問題。
8.2.5現場服務人員服務內容:設備安裝、投入運行,負責調試和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
8.2.6賣方可以從整套設備及其配套件的設計、製造到整套設備的交付使用,在設備生產和交付使用期間,都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指導。
8.2.7在質保期內,買方發出通知後,賣方必須及時到達買方施工現場,提供相應技術服務;對由於賣方原因所造成的問題,賣方負責及時維修,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9.設備交貨進度表
可以根據用戶要求適當調整交貨時間。
10. 設備投資概算及經濟分析
10.1 項目規模
公司計劃對現有年產150萬噸焦炭焦爐煙道廢氣進行餘熱回收,建設一台16t/h的餘熱鍋爐。
10.2 投資估算編製範圍
本項目投資額計餘熱鍋爐、汽水係統、循環水係統、閥門輔機等,包括所含電氣、熱工、水路等費用。土建、檢驗、設備運行費均包含其中。
10.3 工程投資概算
10.3.1工程投資詳見下表:
10.3.2靜態經濟評價
本工程年運行成本及靜態收益估算如下表:
按動態效益分析:
本工程靜態投資額為1070萬元。本期工程建成後,如果按產出蒸汽量計算,每年可收回投資1932萬元。扣除運行成本216.75萬元,年收益為1715.25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約為0.62年而已(不含建設期),約7.5個月即可回收全部建設投資。
另外,每年節約焦爐煤氣合計3025萬Nm3/a(Qd=4000Kcal/Nm3),噸焦綜合能耗約可降低10Kg標準煤。
11.節能方案分析
本工程利用焦化爐煙道廢熱煙氣的餘熱產生0.8Mpa的飽和蒸汽,可以為溴化鋰蒸汽製冷提供蒸汽,可以做焦油深加工用,也可供生活取暖或熱電廠除氧器用,不需要消耗任何化石燃料,項目本身是一項節能減排工程。本工程每年可節約標煤量約11829噸(按8640h計算),減少了溫室氣體和酸性氣體的排放,符合倡導的節能減排政策,可申報節能減排資金,同時也符合《京都議定書》的精神。因此本工程具有突出的環保節能效益。
可申報節能減排獎金:
(1)年節約標煤:11829噸/年;
(2)按標準,節約一噸標煤獎勵300元計:
一次獎勵:11829×300÷10000=354.8萬元
12.結論
隨著近幾年來低溫餘熱回收技術的突飛猛進,焦化行業的餘熱回收項目造價大幅度降低,同時餘熱回收效率大幅度提高。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餘熱利用項目,不但可以減排大量的煙塵、co2和 so2等,創造巨大的環保效益,同時能夠創造可觀的節能效益和經濟效益,本設計方案在不影響焦爐工藝的前提下,采用成熟的專利餘熱回收技術,實現了一舉多得的收益,確實是應該大力提倡的節能減排項目,建議盡快上馬,並盡可能提供相關的政策扶持。
1.1 設計依據
某某公司煤化工提供的相關工程設計條件和資料。
1.2 設計原則
(1) 在不影響焦爐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利用餘熱;(2) 在生產可靠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方案,以降低操作成本和改造基建的投入;
(3) 以生產可靠為前提,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藝和裝備;
(4) 餘熱鍋爐的過程控製采用集中控製原則,基本實現自動化為目標
(5) 貫徹執行和地方對環保、勞動、安全、計量、消防等方麵的有關規定和標準,做到“三同時”。
1.3 項目概況
某某公司在建年產150萬噸焦炭的焦爐,生產中焦爐加熱後的廢氣通過總煙道匯總會一直向大氣排放。同時廢煙氣溫度可達到250-280℃,煙氣將通過煙囪的自拔力排放到空中,嚴重浪費能源和汙染廠區環境。如果這些餘熱不進行回收利用,浪費了寶貴的能源,也汙染了環境。因此采取措施,對焦爐產生的廢氣進行餘熱回收利用,對有效降低能耗,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公司擬規劃對焦爐煙道廢氣餘熱進行回收利用,將產生的蒸汽並網供廠區內的生產和生活使用。
2. 建設條件
2.1自然條件(略)
2.2建設場地
項目占地應在焦爐主煙道旁空地布置。2.3焦化工藝
煤車間送來的配合煤裝入煤塔,裝煤車按作業計劃從煤塔取煤,經計量後裝入炭化室內。煤料在炭化室內經過一個結焦周期的高溫幹餾製成焦炭並產生荒煤氣。炭化室內的焦炭成熟後,用推焦車推出,經攔焦車導入熄焦車內,並由電機車牽引熄焦車到熄焦塔內進行噴水熄焦。熄焦後的焦炭卸至涼焦台上,冷卻一定時間後送往篩焦工段,經篩分按級別貯存待運。
煤在炭化室幹餾過程中產生的荒煤氣匯集到炭化室頂部空間,經過上升管、橋管進入集氣管。約700℃左右的荒煤氣在橋管內被氨水噴灑冷卻至90℃左右。荒煤氣中的焦油等同時被冷凝下來。煤氣和冷凝下來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經過吸煤氣管送入煤氣淨化車間。
焦爐加熱用的焦爐煤氣,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焦爐煤氣經預熱後送到焦爐地下室,通過下噴管把煤氣送入燃燒室立火道底部與由廢氣交換開閉器進入的空氣匯合燃燒。燃燒後的廢氣經過立火道頂部跨越孔進入下降氣流的立火道,再經蓄熱室,又格子磚把廢氣的部分顯熱回收後,經過小煙道、廢氣交換開閉器、分煙道、總煙道、煙囪排入大氣。
對於其中經總煙道進入煙囪的熱煙氣(溫度250-280℃)仍有較大的餘熱回收價值。
本次方案就是為回收這一部分煙氣的餘熱而設計。
2.4餘熱資源
業主提供餘熱資源條件:焦爐餘熱數據表
序號 | 名 稱 | 單 位 | 數 據 |
1 | 焦炭規模 | 萬噸 | 150萬噸/年焦爐 |
2 | 焦爐煙道廢氣溫度 | ℃ | 250-280 |
3 | 廢氣流量 | Nm3/h | 278000 |
4 | 廢氣壓力 | Pa | -500 |
煙道氣成份如下(參考)
焦爐廢煙氣成分組成(%) | |||
CO2 | H2O | O2 | N2 |
5.44 | 17.25 | 6.25 | 71.06 |
區域高壓電壓等級(V) | 6000V/10000 V |
區域低壓電壓等級(V) | 380V |
2.6 水源狀況
餘熱利用工程所需的工業水補充水、消防水、生活水等均從廠區現有係統接入,鍋爐係統所有排水均排入焦爐附近的排水係統中。各水管路的接口位置皆在餘熱鍋爐1米處。
3.工藝方案
3.1焦爐餘熱回收技術方案
3.1.1工藝流程圖

3.1.2煙氣流程
在地下主煙道翻板閥前開孔,將主煙道路熱煙氣從地下主煙道路引出,經餘熱回收係統換熱降溫後,將熱煙氣降至約160℃,經鍋爐引風機再排入主煙道翻閥後的地下煙道,經煙囪排空;(新建項目可考慮在翻板閥前、後的主煙道上或煙囪上預留孔)
3.1.3餘熱回收係統的組成
該係統由軟化水處理裝置、除氧器、水箱、除氧給水泵、鍋爐給水泵、中溫熱管蒸氣發生器、軟水預熱器、低溫熱管蒸氣發生器、汽包、上升管、下降管、外連管路和控製儀表、鍋爐引風機等組成,並且互相立。
3.1.4汽水流程
工業軟化水經過軟水泵進入熱力除氧器除氧,除氧水一部分由給水泵輸入熱管軟水預熱器預熱到後進入汽包,水通過下降管進入中溫熱管蒸汽發生器,水吸收熱量變成飽和水,飽和水再經上升管進入汽包,在汽包裏進行水汽分離,形成0.8MPa的飽和蒸汽,送至蒸汽總管或用戶;
3.1.5餘熱回收係統平麵布置
餘熱鍋爐係統由電動蝶閥、除氧器、蒸發器、省煤器、風管、鍋爐水泵、軟化水箱、軟化水泵、水路係統、循環管路係統,配電櫃控製係統煙氣引風機係統、平台爬梯等組成。
水泵需位於鍋爐附近,這樣可以節省汽水管線,也減少溫損和壓降。
3.1.6餘熱回收係統橫向布置
在橫向設計時,根據工廠的現有建築物及場地標高,合理擬定車間的標高。
3.2熱管餘熱鍋爐技術方案
熱管餘熱鍋爐係統主要為熱管蒸發器、熱管省煤器、蒸汽聚集器及汽水管路組成。係統采用高效傳熱元件—熱管,較一般餘熱回收裝置有許多明顯優點。3.2.1 熱管
熱管餘熱鍋爐的核心部件是熱管。熱管通過密閉真空管殼內工作介質的相變潛熱來傳遞熱量,其傳熱性能類似於超導體導電性能,它具有傳熱能力大,傳熱效率高的特點。典型的重力熱管如圖1所示,在密閉的管內先抽成真空,在此狀態下充入少量工質。在熱管的下端加熱,工質吸收熱量汽化為蒸汽,在微小的壓差下,上到熱管上端,並向外界放出熱量,且凝結為液體。冷凝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熱管內壁返回到受熱段,並再次受熱汽化,如此循環往複,連續不斷地將熱量由一端傳向另一端。由於是相變傳熱,因此熱管內熱阻很小,所以能以較小的溫差獲得較大的傳熱功率,且結構簡單,具有單向導熱的特點,特別是由於熱管的特有機理,使冷熱流體間的熱交換均在管外進行,並可以方便地進行強化傳熱。

3.2.2 係統工作原理
餘熱鍋爐係統包含熱管蒸發器(采用鎳基釺焊熱管)和熱管省煤器(鎳基釺焊熱管),煙氣先經過蒸發器,後經過省煤器。
(1) 各段換熱設備之間有過渡段連接,過渡段上設有膨脹節(以滿足設備的熱膨脹)和人孔(供設備安裝和停爐檢修時使用)。每套裝置平台均留有通道,以便設備安裝和維修需要。
(2)熱管蒸發器是由若幹根熱管元件組合而成。其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熱管的受熱段置於熱流體風道內,熱風橫掠熱管受熱段,熱管元件的放熱段插在汽--水係統內。由於熱管的存在使得該汽--水係統的受熱及循環完全和熱源分離而立存在於熱流體的風道之外,汽--水係統不受熱流體的直接衝刷。熱流體的熱量由熱管傳給水套管內的飽和水(飽和水由下降管輸入),並使其汽化,所產蒸汽(汽、水混合物)經蒸汽上升管到達汽包,經汽水分離以後再經主汽閥輸出。這樣熱管不斷將熱量輸入水套管,通過外部汽--水管道的上升及下降完成基本的汽--水循環,達到將熱煙氣降溫,並轉化為蒸汽的目的。

(3)熱管省煤器也是由若幹根特殊的熱管元件組合而成,熱管的受熱段置於煙氣風道內,熱管受熱,將熱量傳至夾套管中從除氧器進來的除氧水,加熱到150℃以上,送至汽包。
3.2.3 係統特點
(1)采用熱管作為傳熱元件,整個汽水係統的受熱及循環完全和熱流體隔離而立存在於熱流體煙道以外,這就使本係統有別於一般餘熱鍋爐。
(2)設備中熱管元件間相互立,熱流體與蒸汽發生區雙重隔離互不影響,即使單根或數根熱管損壞,也不影響係統正常運行,同時水、汽也不會由於熱管破損而進入熱流體。
(3)采用鎳基釺焊技術,根據煙氣特點,設計采用鎳基釺焊翅片,表麵具有致密不鏽鋼合金層,防低溫下酸露腐蝕。
(4)設計時調節熱管兩端的傳熱麵積可有效地調節和控製壁溫,防止低溫酸露點腐蝕。
(5)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工作可靠,整個係統的熱量輸送過程不需要任何外界動力,故障率低,效率高。
(6)整個係統中熱管蒸發器和熱管省煤器均采用積木式模塊化箱體結構設計,全部受壓元件的組焊均在廠內完成,分段出廠,現場吊裝,減少現場安裝焊口,縮短現場安裝量,節約安裝費用。
3.2.4 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
在此設備的技術方案中,我們采用一種新技術——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以提高熱管在低溫條件下抗酸露腐蝕的能力。
在換熱器的製造行業中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高頻焊翅片管技術,而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是大发888手机版由美國引進的一項新技術。它是在高頻焊基礎上再經過一道鎳基釺焊工藝進行深加工,是一種新型翅片管焊接工藝,它由酸、堿鈍化、繞片、噴粉、高溫釺焊、充工質、封口、抽真空、再鈍化、檢驗等十多道工序組成,利用鎳粉在950℃時熔化使其滲入翅片與基管間隙中,並焊接在一起,形成合金連接,同時鎳粉也滲入碳鋼表麵,在翅片管表麵形成一層厚度0.05mm左右的致密、光滑的合金保護層,使普通碳鋼材料具有不鏽鋼的性能。
采用鎳基釺焊翅片管技術:
(1)、翅片管表麵形成致密、光滑的不鏽鋼合金保護層,表麵光滑、硬度高(HRC≥56);
(2)、在高溫、高流速和腐蝕性介質的衝刷下工作,耐低溫酸露點腐蝕;
(3)、管片焊著率100%,接觸熱阻接近零,傳熱效率高;
(4)、可減緩積灰,耐衝刷能力增強;
(5)、其使用壽命較普通翅片熱管提高了2~3倍,使設備的經濟回報率大大提高。
3.3 餘熱回收係統技術參數
根據我們對焦爐煙氣餘熱鍋爐工程設計經驗以及廠家提供的設計條件:年產150萬噸焦炭焦爐配置一台餘熱鍋爐(16t/h),產壓力0.8Mpa,溫度175℃的飽和蒸汽;具體方案如下:3.3.1係統參數的確定
經過現場參數(由貴司確定)的確定,終決定年產150萬噸焦炭的焦化爐相關參數如下:
係統煙氣量: 278000 Nm3/h;此煙氣流量為餘熱鍋爐係統設計參數.風機選型和煙氣管道尺寸大小則按照煙氣流量290000 Nm3/h計算.
廢氣入鍋爐溫度:265℃
廢氣出鍋爐溫度:160℃
蒸汽壓力: 0.8Mpa
蒸汽溫度:175℃
蒸汽產量:16t/h
3.3.2 係統煙氣行程的確定
3.3.2.1餘熱鍋爐煙氣進口管道部分:
在焦爐原有的兩條地下煙道上,煙道閘板閥前麵位置,各開出一個ф3000mm的煙道孔,將製作好的ф3000mm的煙氣管道吊裝放置在開口處,用耐火澆注料澆注,保證密封。同時另一端和連接餘熱鍋爐進口的ф3500mm的主煙氣管道進行焊接,同理,另一條地下煙道也做同樣處理。
另外,在兩條ф3000mm的分煙道上個各安裝一台電動調節閥,可以調節兩焦化爐內的壓力以及進入兩分煙道內的煙氣流量。
在進餘熱鍋爐的煙氣主管道上設置一台煙道閘板閥。餘熱鍋爐沒問題時打開此閥,關閉旁通閥;檢修時,關閉此閥,讓煙氣由旁路走出。
3.3.2.2餘熱鍋爐出口煙氣管道部分:
焦爐廢氣通過餘熱鍋爐降溫後經引風機送入位於主煙道翻板閥後的煙氣主管內(新建項目如煙囪有預留孔可直接排放)。
4.餘熱鍋爐係統
4.1建設內容和範圍
(1)供方將提供整套的、先進的、成熟的、完整的和安全可靠的,且設備的技術經濟性能符合本技術規範書要求的餘熱蒸汽係統及其配套附屬設備。(2)承包範圍:整個低溫餘熱回收係統範圍內所有係統的設計、設備采購及係統的安裝、調試;餘熱回收係統包括1套餘熱鍋爐係統、循環水係統以及上述各係統的電氣及控製係統。
(3)從工業水進入軟化水處理裝置後開始到蒸汽出汽包為止,以及整套鍋爐係統內的排汙係統和煙氣管路係統。
(4)上述內容以外的項目(如項目報批、電力接入係統),不在承包方承包範圍內。
4.2餘熱鍋爐指標
序號 | 指 標 名 稱 | 單 位 | 數 量 | 備 注 |
一 | 生產規模 |
150萬噸/年 焦化爐 |
1 | |
二 | 餘熱鍋爐建設規模 | |||
蒸汽蒸發量 | t/h | 16 | ||
三 | 餘熱鍋爐工藝 | 純低溫餘熱利用 | ||
四 | 主要生產設備 | |||
1 | 蒸發器 | 台 | 2 | |
2 | 蒸汽聚集器 | 台 | 1 | |
3 | 省煤器 | 台 | 2 | |
4 | 煙氣引風機 | 台 | 1 | |
五 | 蒸汽係統指標 | |||
1 | 蒸發量 | t/h | 16 | |
2 | 計算年大蒸發量 | t/a | 13.8萬 | |
3 | 年運行時間 | h | 8640 | 按360天計算 |
4 | 年大回收熱量 | ´107 Kcal/a | 9749 |
4.3.1鍋爐水質要求
給水要求: 硬度≤2.0 氧≤15,鐵≤50,PH 8.8~9.2.
凝結水要求:硬度≤2.0 溶解氧≤100 磷酸根5~15mg/L PH值9.0~11
4.3.2 鍋爐供水係統
鍋爐選用兩台給水泵,一開一備。一台20m3 軟化水箱。
4.3.3鍋爐排汙係統
排汙係統--在汽包的下段設排汙管,在水係統的下聯箱設定期排汙,排去適量的鍋爐汙水以確保蒸汽品質。在鍋爐本體下部配置1台定期排汙管,排汙降溫池布置在鍋爐本體下部,且預留好排汙降溫池位置。
4.3.4 放汽係統
放氣係統--在係統的高點,設置放氣點,當上水和啟動時,排去鍋爐內空氣和不凝結氣體。
蒸汽放散--當鍋爐故障或其他設備故障時,低壓蒸汽能夠通過鍋爐的集汽箱實現緊急快速放散蒸汽。
事故放水--當鍋爐汽包水位高於緊急水位時,打開放水閥,防止汽包滿水。
5. 餘熱鍋爐電控係統
該方案本著安全實用、經濟可靠的原則進行設計。
本係統過程控製采用智能儀表,給水係統采用變頻自動連續供水。
5.1 設計範圍
(1) 本工程電氣、熱工自動化設計範圍包括鍋爐、及其輔助設備和係統的啟停、聯鎖及所有熱工過程工藝參數的監控、調節、保護等。
本套餘熱鍋爐,總承包範圍為軟化水進入除氧器始,直至將蒸汽送出汽包1米為止。
電:該工程的啟動電源接口,接自該區域就近接口。由需方提供電源線。餘熱鍋爐係統範圍內所有接電電纜線和控製櫃由賣方設計並統一采購。
所有上述範圍內的調研、勘察、設計、施工、調試、試運行、建成移交等必要的內容均屬於賣方的責任範圍
(2)所有裝置除買方指定品牌外均選用具有先進水平的設備,並經買方認可後使用。
如果調試、試運行需要雙方配合,買賣雙方必須進行協調、相互合作。
(3)自動控製、儀表
我方為本工程提供自動化儀表的選型、供貨、安裝、校驗、調試、試運行。
自動化儀表除買方指定品牌外均選用具有先進水平的設備,並經買方認可後使用。控製室應為集中控製,布置在餘熱鍋爐範圍內。
(4)其它
所有的電纜、補償導線、橋架、導管、管道伴熱、保溫的設計、供貨、施工均在我方範圍內。相關的試驗、也屬於我方責任範圍。
5.2 電氣主要設備及控製方式
(1)鍋爐給水泵
係統采用兩台鍋爐給水泵。一用一備直接起動方式運行。電壓為380V交流電源。
水泵的運行在控製櫃上進行顯示或報警,並且具備必要的保護連鎖功能。
(2)監測及控製功能
實現對汽包液位、汽包壓力、軟化水箱水位、除氧水箱水位、水泵出水壓力等監控。
采用分布式控製,汽包和除氧水箱的液位采用集中控製,非主要壓力檢測參數就地顯示,關係到裝置安全的汽包液位測量為雙係統,汽包和除氧水箱液位調節采用變頻器控製水泵的轉數。
5.3 電壓保護和電力裝置接地
(1)對高於15m的建築物按三類防雷建築物保護設計,頂部安裝避雷針。
(2)電力裝置的接地
高壓係統為接地保護,低壓係統為接零保護。所有電機均設接地裝置,並通過電纜溝及電纜橋架上的接地幹線,將各處的接地裝置連接起來,形成係統的接地網絡。
5.4 熱工控製
測量元件采用差壓變送器將汽包的水位轉換成電信號傳至上位控製模塊,經運算輸出電信號至水位調節閥,控製鍋筒水位在給定範圍內。汽包水位控製:設置兩台液位計,一台為就地顯示的雙色液位計;一台為能輸出4-20mA信號的磁翻板液位計,同時將4—20mA信號和鍋爐給水泵聯鎖,水位低時,水泵自動啟動補水;水位補高時,水泵設置自動停止。當汽包水位過低時,設置緊急聲光報警。
5.5 熱工測量
為使餘熱利用係統可靠運行,對過程中各種參數進行必要的測量,除了配備必要的就地直讀儀表外,還配備了遠傳測量手段,所有重要參數均能夠在控製室配電櫃上實現顯示,遠傳儀表的信號采用標準信號、分度號,與控製櫃相配套。
主要監測項目見下表:
熱工監測項目一覽表
序號 | 參 數 名 稱 | 指示 | 報警 | 信號類型 | 備 注 |
1 | 煙道煙氣溫度 | ∨ | 熱電偶E | 共3點 | |
2 | 飽和蒸汽溫度 | ∨ | ∨ | 熱電偶E | 共1點 |
3 | 過熱蒸汽溫度 | ∨ | ∨ | 熱電偶E | 共1點 |
4 | 鍋爐給水壓力 | ∨ | ∨ | 4~20mA | 共1點 |
5 | 鍋筒壓力 | ∨ | ∨ | 4~20mA | 共1點 |
6 | 汽包水位 | ∨ | ∨ | 4~20mA | 共1點 |
7 | 鍋爐給水流量 | ∨ | 4~20mA | 共1點 | |
8 | 飽和蒸汽流量 | ∨ | 4~20mA | 共1點 | |
9 | 煙道煙氣壓力 | ∨ | 4~20mA | 共1點 |
餘熱鍋爐熱工參數指示、報警
無論操作員控製櫃上顯示的是何種畫麵,當重要參數達到或超過報警值時,應在顯示器上立即以光信號對該參數進行報警。
6. 設備設計、製造執行的標準和規程
換熱器的設計、製造、檢驗和驗收必須符合相關標準:
GB4457~4460—84 圖樣
GB1800~1803—79 公差與配合
GB1182~1184—80 形狀和位置公差
GB192、193、196、197—81 普通螺紋
GB/T131—93 《機械製圖表麵粗糙度符號及其注法》
GB3505—83 《表麵粗糙、術語、表麵及其參數》
JB/T5992.1~5992.10—92
JB/T5994—92 《裝配通用技術要求》
GB984—85 《堆焊焊條》
GB985—88 《氣焊、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
GB986—88 《埋弧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
ZBJ38001—87 《切削加工通用技術條件》
JB/Z307.1~307.13—88 冷加工工藝
GB50235—97 《工業金屬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GB/T13237—91 《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薄板和鋼帶》
HG/T3181-89 《高頻電阻焊螺旋翅片管》
GB150-1998 《鋼製壓力容器》
JB4708-92 《鋼製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
JB/T4730-2005 《特種設備無損檢測》
GB5117-85 《碳鋼焊條》
72B02-1997 《矽酸鋁耐火纖維爐襯工程技術條件》
GB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範》
GB50205-2001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JB/T1615-91 《鍋爐油漆和包裝技術條件》
7. 主要工藝設備匯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設備名稱 | 型號及參數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1 |
餘 熱 回 收 裝 置 |
熱管蒸發器 | 台 | 2 | ||
熱管省煤器 | 台 | 2 | ||||
蒸汽聚集器 | 台 | 1 | ||||
鋼架平台 | 套 | 1 | 含爬梯 | |||
2 | 水 泵 | DG12-25 15kw | 台 | 2 | ||
3 | 水 箱 | 20m3 | 套 | 1 | ||
4 | 管道閥門 | 煙氣管道 | Ф3500 | 套 | 1 | |
煙道閥門 | 隻 | 5 | ||||
膨脹節 | 隻 | 1 | ||||
5 | 引風機 | 含電機及變頻 | 400kw | 台 | 1 | |
6 | 控製係統 | 套 | 1 | |||
7 | 防雨棚 | 套 | 1 |
8. 運輸方式和技術要求及服務
8.1 運輸方式
運輸方式采用公路運輸,發運途徑為:製造廠——用戶工程施工現場。
8.2 技術要求及服務
8.2.1 設備塗裝均按相關規範和要求塗防鏽漆及麵漆。
8.2.2賣方提供的設備必須達到國內同行業近年來的先進水平,且有可靠的設備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8.2.3賣方對整機的製造質量負責,並保證設備在進行安裝、調試和試運行期間損壞的或有缺陷的零部件能及時、方便得得到維修或更換。
8.2.4賣方對設計、製造、檢驗技術、標準、安裝、調試、操作維修要領書進行說明, 按買方要求及時參加現場安裝、調試、功能考核驗收,及時處理技術、質量問題。
8.2.5現場服務人員服務內容:設備安裝、投入運行,負責調試和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
8.2.6賣方可以從整套設備及其配套件的設計、製造到整套設備的交付使用,在設備生產和交付使用期間,都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指導。
8.2.7在質保期內,買方發出通知後,賣方必須及時到達買方施工現場,提供相應技術服務;對由於賣方原因所造成的問題,賣方負責及時維修,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9.設備交貨進度表
工程周數 | 1 | 2 | 3-----10 | 11-----18 | 19 | 20 21 | 22 | ||||||||
設計 | ★ | ||||||||||||||
主要圖紙 | ★ | ||||||||||||||
發送日期 | ★ | ||||||||||||||
設計確認 | ★ | ★ | |||||||||||||
主要材料訂貨 | ★ | ||||||||||||||
主要外協件訂貨 | ★ | ||||||||||||||
焊接工藝試驗 | ★ | ||||||||||||||
製造 | ★ | ★ | ★ | ★ | ★ | ||||||||||
總裝 | ★ | ||||||||||||||
檢驗 | ★ | ★ | ★ | ★ | ★ | ||||||||||
防腐油漆 | ★ | ||||||||||||||
包裝 | ★ | ||||||||||||||
發運 | ★ | ||||||||||||||
管道鋼架預製 | ★ | ||||||||||||||
鋼架設備吊裝 | ★ | ★ | |||||||||||||
配管、安裝 | ★ | ★ | ★ | ★ | ★ | ★ | |||||||||
內噴塗 | ★ | ★ | |||||||||||||
電器安裝 | ★ | ★ | |||||||||||||
水壓實驗 | ★ | ||||||||||||||
調試 | ★ | ★ | |||||||||||||
竣工驗收 | ★ |
10. 設備投資概算及經濟分析
10.1 項目規模
公司計劃對現有年產150萬噸焦炭焦爐煙道廢氣進行餘熱回收,建設一台16t/h的餘熱鍋爐。
10.2 投資估算編製範圍
本項目投資額計餘熱鍋爐、汽水係統、循環水係統、閥門輔機等,包括所含電氣、熱工、水路等費用。土建、檢驗、設備運行費均包含其中。
10.3 工程投資概算
10.3.1工程投資詳見下表:
150萬噸/年焦化項目 焦爐煙道廢氣餘熱工程概算表 |
|||
序號 | 項 目 | 公式來源 | 數值(萬元) |
一 | 工程設備費 | 1.熱力設備費(含煙道改造費) | 650 |
2.引風機及變頻 | 110 | ||
3.電儀設備費 | 50 | ||
4.熱力建安費 | 100 | ||
5.電儀建安費 | 20 | ||
6.土建鍋爐鋼架費用 | 80 | ||
二 | 設計費 | 15 | |
三 | 生產職工培訓費 | 5 | |
四 | 總承包管理費 | 10 | |
五 | 聯合試車費 | 10 | |
六 | 預備費 | 20 | |
七 | 費用合計 | 1070 | |
注: | 1.所有基礎僅包括設計,不含地下部分施工及地腳螺栓。 | ||
2.投資不含電訊攝像機、電話。 |
本工程年運行成本及靜態收益估算如下表:
序號 | 項目 | 數值 | 單價 | 金額(萬元) |
一 | 蒸汽量 | |||
1 |
年產蒸汽量 (按8640h計算) |
16t/h×8640h= 13.8×104t/a |
140元/噸 | 1932 |
2 |
折合標煤 (Qd=7000Kcal/Kg) |
11829t/a | 800元/噸 | 946 |
收入合計 | ||||
三 | 生產成本 | |||
1 | 工業水 | 138000t | 2.4元/t | 33.12 |
2 | 工資福利 | 3人 | 4.5萬元/人`年 | 13.5 |
3 | 修理費 | 10 | ||
4 |
電耗 (按60%電耗計算) |
裝機總容量為440KW | 0.6元/度電 | 158.4 |
合計 | 216.75 |
本工程靜態投資額為1070萬元。本期工程建成後,如果按產出蒸汽量計算,每年可收回投資1932萬元。扣除運行成本216.75萬元,年收益為1715.25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約為0.62年而已(不含建設期),約7.5個月即可回收全部建設投資。
另外,每年節約焦爐煤氣合計3025萬Nm3/a(Qd=4000Kcal/Nm3),噸焦綜合能耗約可降低10Kg標準煤。
11.節能方案分析
本工程利用焦化爐煙道廢熱煙氣的餘熱產生0.8Mpa的飽和蒸汽,可以為溴化鋰蒸汽製冷提供蒸汽,可以做焦油深加工用,也可供生活取暖或熱電廠除氧器用,不需要消耗任何化石燃料,項目本身是一項節能減排工程。本工程每年可節約標煤量約11829噸(按8640h計算),減少了溫室氣體和酸性氣體的排放,符合倡導的節能減排政策,可申報節能減排資金,同時也符合《京都議定書》的精神。因此本工程具有突出的環保節能效益。
可申報節能減排獎金:
(1)年節約標煤:11829噸/年;
(2)按標準,節約一噸標煤獎勵300元計:
一次獎勵:11829×300÷10000=354.8萬元
12.結論
隨著近幾年來低溫餘熱回收技術的突飛猛進,焦化行業的餘熱回收項目造價大幅度降低,同時餘熱回收效率大幅度提高。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餘熱利用項目,不但可以減排大量的煙塵、co2和 so2等,創造巨大的環保效益,同時能夠創造可觀的節能效益和經濟效益,本設計方案在不影響焦爐工藝的前提下,采用成熟的專利餘熱回收技術,實現了一舉多得的收益,確實是應該大力提倡的節能減排項目,建議盡快上馬,並盡可能提供相關的政策扶持。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