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設施運營方案
- 聯係我們
-
地 址:廣東東莞企石鎮南坑旗峰工業區
手 機:13827238012
專 線:0769-82908242
傳 真:0769-87750730
Q Q:2851375063
郵 箱:jufenghuanbao@163.com
客 服:
深圳市某技術有限公司廢水處理運營管理、技術服務方案
深圳市某技術有限公司廢水處理運營管理、技術服務方案
時間:2016-02-25 17:47來源:大发888手机版環保 作者:佚名 點擊:
次
2.2.2 運行規程
1) 安全防護製度及總則:
a. 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站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b. 崗位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和生產實踐,且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c. 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站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d. 應定期巡視檢查構築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
e. 應按時做好運行記錄,數據應準無誤。
f. 發現運行不正常,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g. 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等。
h. 水處理構築物堰口、池壁應保持清潔、完好。
i. 根據不同機電設備要求,應定時檢查、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j. 各種閘井內應保持無積水。
k. 啟動設備應在做好啟動準備工作後進行。
l. 電源電壓大於或小於額定電壓5%時,不宜啟動電機。
m. 在起閉電器開關時,應按電工操作規程進行。
n. 各種設備維修時必須斷電,並應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牌後,方可操作。
o. 凡對具有有害氣體或可燃性氣體的構築物或容器進行放空清理和維修時,應將甲烷含量控製在5%以下,H2S含量、HCN和CO的含量應分別控製在4.3%、5.6%和12.5%以下。同時,含氧量不得低於18%。
p. 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時,嚴禁擦試設備運轉部位,衝洗水不得濺到電纜頭和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
q. 起重設備應有專人負責操作,吊物下方嚴禁站人。
r. 應在構築物的明顯位置配備防護救生設施及用品。
s. 嚴禁非崗位人員啟閉本崗位的機電設備。
t. 具有有害氣體、易燃氣體、異味、粉塵和環境潮濕的車間,必須通風。
u. 有電氣設備的車間和易燃易爆的場所,應按消防部門的有關規定設置消防器材。
2) 格柵及集水井
a. 格柵所截柵渣應定時清除。殘渣應排入貯渣池,貯渣池滿後應及時清理。
b 除汙機開啟前,應檢查機電設備是否具備開機條件。
c 啟動自動機械格柵,機械格柵開始工作。按機械格柵停止按鈕,機械格柵停止工作。
d 除汙機械工作時,應監視機電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立即停車檢修。
e 應注意觀察各種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定。
f 應及時清除葉輪、閘閥、管道的堵塞物。
g 集水井水位應保持正常。
h 定期檢查潛汙泵的電壓,電流量是否正常。
3) 廢水貯存池(或調節池)
a 保持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揚程;
b 水泵的開停次數不可過於頻繁;
c 各台泵的投運次數及時間應基本均勻。
d 注意各種儀表指針的變化,定期檢查提升泵的電壓,電流量是否正常。
4) 反應池
a 運行操作人員應觀察並記錄反應池礬花生長情況,並將之與以往記錄資料比較。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並采取相應對策。例如: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細小,水體渾濁。且不易沉澱,則說明混凝劑投藥是不夠。若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較大但很鬆散,沉澱池出水異常清澈,但是出水中還夾帶大量礬花,這說明混凝劑投藥量過大,使礬花顆粒異常長大,但不密實,不易沉澱。
b 運行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入流廢水水質的檢驗,並定期進行燒杯攪拌試驗。通過改變混凝劑或助凝劑種類,改變混凝劑投藥量,改變混合過程的攪拌強度等,來確定佳混凝條件。例如:當水量或水中SS濃度發生變化時,應適當調整混凝劑投藥量;當入流廢水水溫或PH值發生變化,可改變混凝劑或助凝劑來提高混凝效果;當入水中有機性膠體顆粒含量變化,亦應及時調整混凝劑或助凝劑。
c 定期清洗加藥設備,保持清潔衛生。
d 定期標定加藥計量設施,必要時應予以更換,以保證計量準確。
e 加強對庫存藥劑的檢查,防止藥變質失效。
f 配藥時要嚴格執行衛生安全製度,必須帶膠皮手套以及其他勞動保護措施。
5) 沉澱池
a 沉澱池應合理確定排泥次數和排泥時間,操作人員應及時準確排泥。否則沉澱池內積存大量汙泥,會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澱池內流速過大。
b 應加強巡查,確保沉澱池出水堰的平整。否則沉澱池出水不均勻造成池內短流,將破壞礬花的沉澱效果。
c 應經常觀排泥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進行維護,發生故障則及時更換報修。
d 定期清掃池壁,防止藻類滋生。
6) A2/O組合池
a 曝氣池內溶解氧含量一般維持在2.0~3.5mg/L之間,缺氧酸化池內溶解氧應控製在0.5mg/L以內。
b 曝氣池內汙泥濃度應控製在4000mg/L左右,濃度較高時,應加大剩餘汙泥排放量,增加汙泥脫水時間,濃度偏低時,應減小剩餘汙泥排放量,減少汙泥脫水時間。
c 當出水TP≥0.9 mg/L時,應向曝氣池中投加適當的PAC以強化脫磷功能。
7) 汙泥脫水機房:
a 絮凝劑的投加量應根據汙泥的性質等因素確定。
b 應按照絮凝劑的種類、有效期、貯存條件來確定貯備量和貯存方式。先存的先用。
c 藥劑量的配製應符合脫水工藝的要求。
d 汙泥脫水完畢,應立即將設備和濾布衝洗幹淨。
e 汙泥脫水機械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車運轉數分鍾。
f 在溶藥池邊工作時,應注意防滑。
g 操作人員應做好機房內的通風工作。
h 投泥泵、投藥泵和溶藥池停用後,必須用清水衝洗。
f 螺旋輸送機應定期檢查和維修。
3、汙泥膨脹的控製
汙泥膨脹主要是絲狀菌大量繁殖所引起,有汙泥中結合水異常增多導致的汙泥膨脹。為防止汙泥膨脹,首先應加強操作管理,經常檢驗汙水水質、曝氣池內溶解氧、汙泥沉降比、汙泥指數和進行顯微鏡觀察等,如發現不正常現象,就需立即采取預防措施。一般可調整、加大空氣量,及時排泥。
當汙泥膨脹發生後,解決的辦法可針對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水溫等可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量以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減少等,如汙泥負荷率過高,可適當提高MLSS值,以調整負荷。必要時還要停止進水,“悶曝”一段時間。如缺氮、磷、鐵養料,可投加硝化汙泥液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過低,可投加石灰等調節PH。若汙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幫助凝聚,刺激菌膠團生長;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幹泥的0.3%~0.6%投加),抑製絲狀菌的繁殖,特別能控製結合水性汙泥膨脹。也投加石棉粉末、矽藻土、粘土等惰性物質,降低汙泥指數。
4、水質檢測
為及時了解進出水水質情況和運行情況,需對各項水質指標(BOD5、COD、SS、TN、TP等)和運行指標(曝氣池DO、MLSS、MLVSS等)進行監測,見化驗周期表:
化驗周期表
序 號 | 化驗項目 | 化 驗 方 法 | 周 期 |
01 | BOD5 | 稀釋接種法 | 每天一次 |
02 | COD | 重鉻酸鉀法 | 每天一次 |
03 | SS | 重量法 | 每天一次 |
04 | TN | 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 每天一次 |
05 | TP | 鉬銻抗分光光度法 | 每天一次 |
06 | NH3-N | 滴定法 | 每天一次 |
07 | DO | 碘量法 | 每天一次 |
08 | MLSS | 重量法 | 每天一次 |
09 | MLVSS | 重量法 | 每天一次 |
10 | PH | 玻璃電極法 | 每天一次 |
2.2.3機械設備運行操作規程
1、潛汙泵、汙泥泵、衝洗水泵、加藥泵等運行操作規程1) 試車前的準備工作
a 將所有閥門打開(除壓力表、真空表閥外),用壓縮空氣 吹洗整個管路係統。
b 檢查各部分螺栓、連接件是否有鬆動,如有鬆動的要加以緊固。
c 用手盤動聯軸器使泵轉子轉動數圈,觀察機組轉動是否靈活,是否有響聲和輕重不均的感覺,以判斷泵內有否異物或軸是否彎曲、各部件安裝是否恰當、是否太緊等。
d 檢查機組轉向。
e 檢查軸承的潤滑油油質是否幹淨,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f 泵機組上麵和四周的雜物要移開,以免開車後震落,影響操作。
g 檢測電動機電源電相電壓是否符合規定,電源線連接與機組絕緣是否符合要求。
h 檢查啟動裝置位置是否正確無誤。
2) 泵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a 啟動前好先關閉壓力表閥,啟動後再慢慢將其打開,以避免衝擊損壞。
b 檢查水池或水井的水位是否合適開機。
c 檢查進水閥門是否開啟,出水閥門是否關閉。
d 對離心泵進行灌泵,待泵體上部放氣旋塞冒出全是液體而無氣泡時,說明泵已灌滿,擰緊旋塞。
3) 水泵在運行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a 檢查各個儀表工作台是否正常、穩定、特別注意電流表是否超過電動機額定電流,電流過大或過小都應立即停車檢查。
b 檢查有無異常振動和躁聲。
c 注意軸承溫升,一般不超過周圍環境溫度35度。
d 檢查出水管道有否漏水。
e 檢查集水井水位是否過低,格柵或進水口是否堵塞。
4) 水泵的停止
a 切斷電動機電源,停止機泵運轉。
b 關閉出水閥門。
c 關閉壓力表閥及冷卻水管的閥門。
d 做好機泵與周圍環境的衛生清潔工作。
e 填寫停機記錄,抄寫水量、電表底數。
5) 常規要求
a 應使泵房的機電設備保持良好狀態。停車後把泵及電動機表麵的水和油漬擦幹淨。
b 操作人員應保持泵站的清潔衛生,各種器具應擺放整齊。
c 應及時清除葉輪、閘閥、管道的堵塞物。
d 泵房的集水池應每年至少清洗一次,同時對有空氣攪拌裝置的,應進行檢修。
6) 安全操作:;
a 水泵啟動和運行時,操作人員不得接觸轉動部位。
b 當泵房突然斷電或設備發生重大事故時,應打開事故排放口閘閥,將進水口處閘閥全部關閉,並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不得擅自接通電源或修理設備。
c 操作人員在水泵開啟至運行穩定後,方可離開。
d 嚴禁頻繁啟動水泵。
e 水泵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機。
² 水泵發生泄露報警、過熱報警;
² 突然發生異常聲響;
² 壓力表、電流表的顯示值過低或過高;
² 機房管線、閘閥發生大量漏水;
² 電機發生嚴重故障。
2、鼓風機運行操作規程
1) 開車前的準備與檢查
a 電源電壓的波動值在380伏±10%範圍內。
b 儀表和電器設備應處於良好狀態,需接地的電器設備 應有可靠接地。
c 鼓風機和管道各接合麵聯接螺栓、聯軸器柱銷螺栓均應緊固。
d 齒輪油箱內潤滑油應按規定牌號加到油標線的中位。
e 軸封裝置應用壓注油杯加入適量的潤滑油。
f 按鼓風機旋向,用手盤動聯軸器2~3圈,檢查機內是否有摩擦碰撞現象。
鼓風機出風閥應關閉,旁通閥處於全開狀態。
2) 空載運轉
a 按電器操作規程順序開啟風機。
b 空載運轉時間內,應注意機組的振動狀況和傾聽轉子有無碰撞聲和摩擦聲
有無轉子與機殼局部摩擦發熱現象。
c 滾動軸承支承處應無雜聲和突然發熱冒煙狀況,軸承處溫度不應超過規定值。
d 軸封裝置應無噪聲和漏氣現象。
e 同步傳動齒輪應無異常不均勻衝擊噪聲。
f 齒輪潤滑方式一般為“飛濺式”,通過油箱上透明監視孔應看到霧狀油珠聚集在孔蓋下。
g 空載電流應呈穩定狀態,記下儀表讀數。
3) 負荷運轉
a 開啟出風閥,關閉旁通閥,不準一次升壓過高,應逐步調節至額定壓力,滿載試車。
b 負荷運轉技術檢查要求與空載轉相同。
c 風機啟動後,嚴禁完全關閉出風道,以免造成爆裂事故。
d 負荷運轉中,應檢查旁通閥有無發熱、漏氣現象。
e 大小風機要同時開時,應按上述(一)(二)(三)程序先開小風機,後開大 風機。要開多台風機時應待一台開出正常後再開一台。
4)停機操作
a 停機前先做好記錄,記下電壓、電流、風壓、溫度等數據。
b 逐步打開旁通閥,關閉出氣閥。
c 按下停開按鈕。
5) 巡視管理
a 鼓風機在運轉時至少每隔一小時巡視一次,每隔二小時抄錄儀表一次(電流、電壓、風壓、油溫等)。
b 再次巡視,檢查內容如下:
² 聽鼓風機聲音是否正常,運轉聲音不應有非正常的摩擦聲和撞擊聲,如不正常時應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² 檢查風機各部分的溫度,兩端軸承處溫度不高於80度;齒輪潤滑油溫度不超過60度;風機周圍表麵用手摸時不燙手,電動應無焦味或其他氣味。
² 檢查油位
油麵高度應在油標線範圍內,從油窗蓋上觀察潤滑油飛濺情況符合技術要求,發現缺油應及時添加,油箱上透氣孔不應堵塞。
² 檢查風壓是否正常,各處是否有漏氣現象。
² 檢查各運轉部件,振動不能太大,電器設備應無發熱鬆動現象。
6) 發現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停車,以避免設備事故。
a 風葉碰撞或轉子徑向、軸向串動與機殼相摩擦,發熱冒煙時。
b 軸承、齒輪箱油溫度超過規定值時。
c 機體強烈振動時。
d 軸封裝置漲圈斷裂,大量漏氣時。
e 電流、風壓突然升高時。
f 電動機及電器設備發熱冒煙時。
g 發生的現象具有嚴重危險性時。
3、格柵機運行操作規程
a 柵篩所載柵渣應定時清除。汛期應加強巡視,增加清汙次數。
b 柵篩除汙機械工作時,應監視機電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立即停車檢修。
c 清撈出的柵渣,應妥善處理和處置。
d 除汙機開啟前,應檢查機電設備是否具備開機條件。
e 檢修除汙機或人工清撈柵渣時,應注意安全,並有有效的監護。
4、汙泥脫水機運行操作規程
a 用機械設備進行汙泥脫水時,應選用合適的化學調節劑。
b 化學調節劑的投加量應根據汙泥的性質、消化程度、固體濃度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
c 應按照化學調節劑的種類、有效期、貯存條件來確定貯備量和貯存方式。化學調節劑先存的應先用。
d 藥劑量的配製應符合脫水工藝的要求。
e 汙泥脫水完畢,應立即將設備和濾布衝洗幹淨。
f 汙泥脫水機械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車運轉數分鍾。
g 汙泥脫水機在運行中,隨汙泥變化及時調整控製裝置。
h 在溶藥池邊工作時,應注意防滑。
i 操作人員應做好機房內的通風工作。
2.2.4 機械設備試運行要求
設備名稱 | 試運轉要求 |
羅茨鼓風機 |
1、 進氣和排氣口閥門應在全開的條件下進行空負荷運轉,運轉時間不得小於30分鍾。 2、 空負荷運轉正常後,應逐步緩緩關閉排氣閥,直至排氣壓力調節到設計升壓力值時,電動機的電流不得超過其額定電流值。 3、 負荷試運行中,不得完全關閉進氣、排氣口的閥門,不應超負荷運轉,並應在逐步卸荷後停機,不得在滿負荷下突然停機。 4、 負荷試運轉中,軸承溫度不應超過95℃,潤滑油溫度不應超過65℃,振動速度有效值不應大於13mm/s。 5、 當軸承溫升在半小時內的溫度變化不大於3℃時,連續負荷試運轉時間不應小於2h。 |
計量泵 |
1、 進口和出口管路閥門全開並輸送液體的情況下,運轉時間不應少於0.5h;運轉中,任意改變行程長度,其運轉應平穩; 2、 應按額這壓差值的25%、50%、75%、100%逐級升壓,在每一級排出壓力下,運轉時間不應少於15min。後,應在額定排出壓力下連續運轉1h。前一壓力級運轉未合格,不得進行後一壓力級的運轉; 3、 運轉中應無異常聲響; 4、 傳動與調節機構工作應平穩; 5、 潤滑油溫度不應高於60℃軸溫度不應高於70℃; 6、 在額定排出壓力和輸送常溫清水的條件下,柱塞填函密封的泄漏量不應大於4.7.4 — 1的規定; 7、 隔膜式計量泵油腔安全閥的動作應靈敏可靠,其開啟壓力符合4.7.4 — 2的規定;排放壓力應為開啟壓力的1.05~1.15倍,回座壓力應大於開啟壓力的0.9倍,自動補油閥門應在大於或等於80%真空度下動作,其動作應靈敏可靠; 8、 泵的調節機構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按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的“流量 — 行程”曲線進行複校。 |
螺杆泵 |
1、 在規定轉速下,應逐次升壓到規定壓力進行度運轉; 2、 動轉中應無異常聲響和振動,各結合麵應無泄漏; 3、 軸承溫升不應高於35℃或不應比油溫高20℃; 4、 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的泄漏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當無規定時,應符合本規範第4.2.18條的有關規定; |
壓榨機 |
1、 空載條件下連續運轉時間不少於30分鍾 2、 檢查有無異常躁聲及漏油現象。 3、 空載運行正常後,帶負荷連續運行1小時,油泵壓力達到設計值時,電動機的電流值不超過額定值,運行平穩。 4、 按說明書要求在試運行後更換液壓及潤滑油。 |
連續清洗裝置 |
1、 按水泵試運行要求測試供水係統。 2、 出水量和壓力是否達到要求,檢查清洗效果是否良好。 |
普通蝶閥 |
1、 檢查啟閉是否靈活 2、 檢查與管道連接處是否滲漏 |
止回閥 |
1、 檢查水泵運行時出水是否正常保證止回閥能正常打開。 2、 檢查水泵停機時是否反轉,保證止回閥能正常閉合。 |
焊接鋼管 | 1、檢查水泵運行時焊縫處是否有滲漏現象 |
聚氯乙烯閥 |
1、 檢查啟閉是否靈活 2、 檢查是否有滲漏現象 |
不鏽鋼截止閥 |
3、 檢查啟閉是否靈活 4、 檢查是否滲漏 |
普通閘閥 |
1、 盤動手輪檢查啟閉是否靈活。 2、 閥杆密封處是否漏水。 |
潛水攪拌器 |
1、 空載運行30分鍾,檢查電流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振動和躁聲。 2、 放入水中運行,檢查電流值是否超過額定值,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振動。 |
曝氣頭 | 1、檢查各曝氣頭有無堵塞,曝氣是否正常。 |
排泥泵 潛水泵 |
1、 電機轉向應正確; 2、 電纜的電壓降,應保持潛水電機引出電纜接頭處的電壓,並不應低於潛水電機的規定值; 3、 啟動前,井下部分的揚水管內不應充水。 |
空壓機 |
1、 全麵複查氣缸蓋、氣缸、機身、十字頭、連杆、軸承蓋等緊固件,應已緊固和鎖緊; 2、 儀表和電氣設備應調整正確,驅動機的轉向應與壓縮機的轉向相符; 3、 潤滑劑的規格、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潤滑係統經試運轉應符合要求,供油應正常; 4、 進、排水管路應暢通,冷卻水質應符合設計要求,冷卻水係統經試運轉應符合要求。 5、 進、排氣管路應清潔和暢通; 6、 各級安全閥經效驗、整定,其動作應靈敏、可靠; 7、 盤車數轉,應靈活無阻滯現象。 |
帶式壓濾機 |
1、 對汙泥泵、加藥泵等配套設備進行檢查,並按在各自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潤滑,使各設備處於準備起動狀態。 2、 檢查電氣操縱箱是否正常,首次起動前應參照電氣係統使用說明熟悉各個開關及按鈕的功能。 3、 檢查汙泥、藥液、衝洗水等管路中的截門,應啟動靈活,無泄漏現象,然後將所有截門關閉。 4、 清理衝洗箱噴嘴內的雜物,以免堵塞噴嘴,影響衝洗效果,並將安裝噴嘴的水管衝洗幹淨。 5、 配製絮凝劑:一般使用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劑,配製農度為3~5g/L;配好後應開動藥液罐電機,攪拌藥液1.5小時以上,使絮凝劑溶解分布均勻。 注意:配好的藥液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如藥液呈現乳白色時,則藥液失效,應停止使用(可參見絮凝劑使用說明書配製)。 6、 道次開機或更換新濾帶後次開機,應將氣路係統的四個減壓閥(氣源處理三聯件中的減壓閥、張緊氣缸減壓閥2個、調整氣缸減壓閥)的調壓手輪逆時針旋轉,使定值彈簧卸荷,減壓閥關閉。 |
2.2.5 機械設備維護保養方案
1、總則為加強各廢水處理站的設備管理、水質管理,保證設備完好率達到95%以上,確保汙水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和水質達標排放,根據《城市汙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要求,製定設備維護保養方案。
1)、 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或說明書要求,定期進行大、中、小修和保養,並製定詳細的設備維護保養表。執行嚴格的檢查驗收製度,將維修和驗收記錄存放在設備維修檔案中。
2)、 及時采購補充生產設備常用備品備件及易損件。
3)、 對構築物的結構及各種閘閥、護欄、爬梯、管道、支架和蓋板等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及防腐處理。
4)、 經常檢查和緊固各種設備連接件,定期更換聯軸器的易損件。
5)、 定期做各種管道閘閥的啟閉試驗,絲杆經常加注潤滑油脂。
6)、 凡設有鋼絲繩的裝置,當繩的磨損量大於原直徑的10%,或其中一股已斷裂時,進行更換。
7)、 定期檢查各種汙水泵、汙泥泵的機械密封的密封情況,按使用說明書要求定期更換以保護電機。
8)、 檢修各類機械設備時,嚴格根據設備的要求,保證其同軸度、靜平衡、動平衡等技術要求。
9)、 按照設計要求或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電動機軸承、齒輪箱、機械密封、帶座軸承等進行清洗、潤滑。設備潤滑嚴格按照“五定”與“三過濾”規定進行。
10)、 對露天或潛水機械設備,定期除鏽,補刷或重塗防鏽漆。
11)、 檢修各類機械設備時,不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
12)、 定期檢查、清掃電器控製櫃,並測試其各種技術性能。
2、設備維修計劃
根據廢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特點和結構特征,廢水處理站的運行維護采用定期維修和事後維修相結合的維修方式。
定期維修是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預防維修方式。具有對設備進行周期性修理的特點,根據設備的磨損規律,事先確定修理類別、修理間隔期及修理工作量;所需的備件材料可以預計,因此可作較長時間的安排;修理計劃按設備的實際開動時數安排。使用與已掌握設備磨損規律和在生產過程中平時難以停機進行維修的流程生產、自動線生產及大批量生產中使用的主要設備。
事後維修是設備發生故障或性能、精度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時所進行的非計劃性修理。生產設備發生故障後,往往會給生產造成較大損失,也會給修理工作造成被動和困難。但對故障停機後再修理並不會給生產造成損失的設備,則采用事後維修方式更經濟。例如利用率低、修理技術不複雜、能及時提供備件、實行預防維修經濟上不合算的設備,可采用事後維修方式。
1) 各類電動機、減速箱等,采用定期維修方式。
電動機定期維修的主要內容是更換軸承。電動機的軸承如不按設計要求及時更換,將容易引起電機的電流增加、躁聲加大,從而降低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電機軸承價格低廉,易於采購,定期更換軸承對維修成本影響不大。齒輪減速箱定期維修的主要內容是更換軸承,清洗齒輪。齒輪減速箱的軸承應按設計壽命定期進行更換,以保證箱內各齒輪傳動的精度,減少齒輪箱的傳動損耗,從而延長傳動齒輪及減速箱整體壽命。齒輪箱軸承一般價格較低,易於采購,定期更換軸承對整個維修成本影響不大。
2)水泵機械密封、橡膠密封圈等采用事後維修方式。
各類進口、國產潛汙泵都裝有靈敏可靠的泄漏報警裝置。當機械密封失效時,泄漏報警裝置動作,發出故障信號,電機停止運行,待更換機械密封、清除報警型號後,水泵才能恢複運轉。機械密封一般價格較高(例如ITTFLYGT CP3152潛汙泵的每套需7000多元),采取事後維修的方式,能充分利用每一套機械密封,延長其更換周期,從而節省設備維護費用,減少設備維護工作量。水泵結構簡單,維修簡便,可現場修理。在對水泵進行定期潤滑和維護保養的過程中,也可通過檢查潤滑油來確定機械密封是否已經泄漏而需更換。 其它普通類型水泵的橡膠密封圈或填料密封價格低、易采購,維修工序簡單,采用事後維修方式能減少維修工作量而不會影響泵的性能或造成損失。
3) 各類水泵的密封環采用定期檢測維修方式
密封環如磨損嚴重,將大大降低水泵的運行效率。且密封環價格低,易於從生產廠家采購,應按說明書要求定期檢測確定是否更換。
4) 羅茨鼓風機采用定期維修方式
鼓風機或軸流風機要求連續運轉,是整個汙水處理工藝的關鍵設備之一,按說明書要求定期維修。
5) 格柵、汙泥脫水機、螺杆泵加藥泵等其它設備采用事後維修方式
格柵、螺杆泵、加藥泵等其它設備結構簡明,易於維修,一般能短時間內現場修複,不影響整個工藝運行,采用事後維修方式,能減少維護工作量,降低維修成本。
3、設備故障響應方案
1) 嚴格按照廢水站設備維護保養表的規定,定期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力爭把設備、電器故障率降到低。
2) 按照設備維護保養表要求,對主要生產設備進行的大修,現場機電技術人員在36小時內完成,中修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小修在2小時內完成。
3) 日常應急性設備故障,屬於一般情況的,在2小時內完成;如果需外出采購,在36小時內完成;如果需外協加工,在48小時內完成。
4) 對一般的電器故障,如接觸不良、開關按扭失靈等,在四小時內完成修複;中型的電氣故障,如電機損壞等,在72小時內修複;大型的電氣故障,如PLC故障、控製係統故障等,在一周內修複。
2.2.6 電氣及儀表設備維護保養方案
1、總則為加強各廢水處理站的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管理、水質管理、安全管理,保證設備完好率達到95%以上,確保廢水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和水質達標排放,根據《城市汙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要求,製定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方案。
1) 嚴格遵守安全用電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儀器儀表及化驗室藥品管理規章製度。
2) 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或說明書要求,製定電器及儀器儀表設備操作規程。
3) 及時采購補充常用備件及易損件。
4) 按照說明書,定期對各種電器設備電器性能進行測試,對儀器儀表精度進行校準。
5) 製定詳細的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製度,嚴格執行安全巡檢製度,按照《電氣信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表》執行維護保養,並作好記錄。
6) 經分析論證後,逐步對效率較低的電氣設備進行節能技術改造。
2、維護保養內容
1)編寫高低壓配電櫃操作規程,並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2)編寫潛汙泵、格柵、汙泥泵、鼓風機、帶式壓濾機等電氣設備操作規程,並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3)編寫紫外可見光分光計、PH計等化驗室儀器及溶解氧控製裝置、氧化還原計、電磁流量計等儀器儀表操作規程,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4)每月由電氣工程師對全廠電氣設備及儀器儀表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內容按照《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表》執行,及時發現隱患,防患於未然,並做好記錄。
5)每季對潛汙泵、格柵、汙泥泵等主要電氣設備的主要電氣技術參數如電壓、電流、絕緣性等進行測試和記錄。
6)每年按《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表》內容對電氣和儀器儀表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並做好記錄。
7)定期巡檢無功功率補償裝置運行情況。
8)經分析論證後,逐步對效率較低的電氣設備進行節能技術改造。
3、設備故障響應方案
1)嚴格按照廢水站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表的規定,定期進行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的維護保養,力爭把設備、電器故障率降到低。
2)按照電氣及儀器儀表設備維護保養表要求,對主要電氣設備進行的大修,現場機電技術人員在36小時內完成,中修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小修在2小時內完成。
3) 日常應急性設備故障,屬於一般情況的,在2小時內完成;如果需外出采購,在36小時內完成;如果需外協加工,在48小時內完成。
4) 對一般的電器故障,如接觸不良、開關按扭失靈等,在四小時內完成修複;中型的電氣故障,如電機損壞等,在72小時內修複;大型的電氣故障,如PLC故障、控製係統故障等,在一周內修複。
------分隔線----------------------------